您当前的位置:中华孕婴网要闻正文

囧妈徐峥被逼哭为什么咱们满嘴是爱却还在损伤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时间:2020-01-31 10:27:12  阅读:7711+ 作者:责任编辑NO。谢兰花0258

作者 | 路汐

最近,《囧妈》火了。

影片里四十岁的徐伊万(徐峥饰演),在母亲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里逐渐崩溃。

发语音时,母亲一个劲地往他嘴里塞吃的;

为了阻止儿子一直打手机,把手机扔进水里;

吃多少肉要管,何时喝水,何时要孩子统统都是设定好的……

在母亲的控制下,徐伊万说了一句话:

「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的儿子,你为何需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,难道你没有发现吗?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儿子。」

可母亲却一脸茫然地问:「你不是我儿子你是谁的儿子啊?」

总之,母亲的想法就为了你好, 「听我的」。

很多中国式的家庭常常是共生的关系,父母不懂得孩子和自己是不同个体,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。

李雪在《当我遇见一个人》中提出:界限,能够说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。

多少中国家庭在以爱之名,模糊了父母和孩子原本应该有的边界,越俎代庖。

当父母混淆了跟孩子之间的关系边界,打着爱的旗号大肆入侵本不属于他们的领地。那么面对的,势必是紧张、易爆的家庭氛围和成员关系。

好像太多的亲子关系都是这般,父母为孩子操心一切,可孩子不理解,结果关系一团糟。

越亲近,越要保持边界感,因为最亲近的人才伤害得了你,所以最爱你的人,伤起来才会更痛。

多少良好的亲子关系,都是毁在了父母没有边界感上。

《囧妈》里妈妈流着泪说:「妈妈所做的一切,无非是为你好。」

生活中我们也总能听到这样的话:

听我的,没错。

我都是为了你好。

爸爸和妈妈不会害你。

父母的初心是爱,可父母无边界的爱,成为孩子一生最深的痛。

知乎上有个问题:父母控制欲太强怎么办?

有个答案让我久久不能忘记:

我出生到现在,所有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几乎都是父母做的,中考怎么填志愿,上哪一所大学,读哪一个专业。

父母说服我的永远是那句「我们是为你好,我们都是过来人了」。

如果跟他们沟通有用的话,我真的想说:「我的人生只有一次,我的命只有一条,我从未依照自己的意愿活着,拜你们所赐,我从未真正快乐过。」

这句「为你好」渗透进了孩子生活的每一道缝隙,看似温暖,却是蚀骨的寒冷。

一句「为你好」,你就该彻底交出你的人生。

影片《天空之城》父母全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,他们为子女的教育操碎了心,他们把孩子送进辅导团队,进行科目辅导,冥想训练,接送放学,24小时监视,亲自参与孩子的升学和排名战中。

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是控制式、威胁式的,比如:

「我们家三代都是医生,你必须考进医科大学!

姐姐在哈佛念大学,你们最差也得上个首尔大学!

只要能让他考上,哪怕是利用这孩子对父母的仇恨都行!」

可即便他们最后考上了父母期望的高等学府、顶尖专业,但轻则选择远离家庭,重则轻生崩溃。

剧中妈妈看到自己孩子崩溃的时候,说了一句:你以为妈妈愿意这样吗?那都是为你好。

可就是这句「为你好」,剥夺了孩子自己的想法,生活没有快乐,人生没有选择可言。

这是一个以爱为饵的陷阱,甚至会成为伤害孩子一生的毒药。

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,会让孩子没有主见,缺少自主思考的能力,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、想法。

这样的孩子往往很焦虑,没有安全感。

演员姜潮曾在节目中说,自己从小没有跟朋友单独出去玩过,和妻子外出旅行,妈妈不在身边他会感到害怕没有安全感。

他坦言,我从小就被保护得很好,爸妈的细心呵护却让我感觉有很多缺陷,我上高中的时候,妈妈依然在接送。我的自理能力很差,也不够独立,胆子就更小了,到现在还不敢熄灯睡觉。

家喻户晓的神童魏永康,曾经被妈妈给养成了一个有手有脚的「废人」。

从魏永康8岁开始,妈妈就开始陪读,包办他的一切,给他洗衣服、端饭、洗澡,甚至每天帮他挤牙膏,有时候怕耽误读书,还喂饭给他吃。

魏永康学习方面果然是没让妈妈失望,13岁考入重点大学,17岁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,硕博连读。

可惜的是,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太差,他读了三年研究生后,被学校劝退,连硕士学位都没有拿到。

过度的控制,是孩子独立的绊脚石,让他没有机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,难以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。

所有的关系,都有界限。包括爱,父母子女之间的爱,夫妻伴侣之间的爱,朋友之间,都一样需要界限。如果界限不清,就容易陷入纠结的痛苦中。

边界感决定了一个家的幸福指数,孩子的未来藏在边界感里。

付出中及时放手

父母之爱的伟大之处在于,在孩子年幼时,给足他安全感,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,父母要学会给爱留白。

法国儿童问题专家洛德·阿莫尔在《光有爱还不够—帮助孩子构建自我》中说:「父母之爱的实质意义是,逐渐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,包括物质和感情两方面。」

父母占据孩子的生活,应该呈现一个递减的姿态。

孩子每长大一点,就更疏远一点。

爱的根本是给予、放手,而不是索取和占有。

认清父母子女间各自的任务

在一档节目中,谢依霖问胡可:你不怕儿子以后只照顾女朋友,不照顾你吗?

胡可的回答超赞:

「儿子长大后,就应该把女朋友照顾好,把老婆照顾好,只有这样他才会幸福。和儿子的女朋友或者老婆去拼输赢,不但无聊,而且也是在为难儿子,让他夹在中间为难。」

父母认识到儿女不单单是自己的儿女,就不会过多干涉子女的生活,有分寸地和孩子相处。

周国平说,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,它懂得尊重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,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。

一个家庭要和谐,边界感是基础。亲密也要留有缝隙,才是健康家庭该有的样子。

真正好的父母子女关系,不应该是占有和控制,父母不是孩子一辈子的守护神,只有从父母身上散发出的得体、善意以及对生活的热诚和努力,才能真正守护孩子的一生。

在年幼时给予陪伴和鼓励,在孩子成年后学会放手,往后退一步,彼此独立,关键时刻相互倚靠,才是作为父母最温柔克制的爱。

曾看过一句话:亲子之间最好的状态,不是你强塞给我多少,而是我们一起,共同实现了多少。

深以为然。

只有父母有了这种清晰的界限感意识,孩子长大后才能清楚自己的界限在哪儿,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界限,并尊重别人的界限。

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完美的小孩,不是所有的爸妈都是完美的父母,愿每个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,愿每位父母都别丢掉自己。

希望父母都能明确好爱与自由的边界,尊重孩子,适度放手,让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做自己。

作者:路汐,儿童心理学、教育学爱好者,有限的生命探索无限的活法,坚持写走心的文字,做温暖的人。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